英烈谱
陆文山(1923.10~1944.2),原名葛祖权,又名张重知,曾经化名叶宏祥。出生于南通市观音山镇香山殿的一个姓张的中农家里。1940年7月毕业于南通县中乡师班,同年参加革命。历任通八区农会副会长、袁港区委书记、袁港区基干队队长。1944年2月11日,由于叛徒出卖,陆文山在金乐油榨坊被捕。他被捕后,被关押在金沙监狱里,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,毫不屈服。1944年2月21日,陆文山英勇牺牲。
虽然只活了21岁,但陆文山坚定的革命理想却由来已久。早在县中乡师班读书时,他就接受了党的教育,懂得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。毕业后,陆文山回到家乡进行党建活动,开始了他短暂却悲壮的革命生涯。组织进步青年、宣传革命道理、建立党支部……陆文山以坚定如山的信念奔走在革命一线。
此后的四年间,陆文山积极投身革命事业。战斗在极其凶险的环境中进行着,不仅考验着革命者的勇气,更考验着革命者的智慧和“演技”。反“清乡”斗争开始后,陆文山调任袁港区区委书记兼区基干队队长,他经常化装成和尚、商人、教师等进行活动,他和群众一起喝豆饼粥,睡柴草窝,钻古庙地洞,坚持斗争在敌人的“心脏地区”。陆文山经常对群众说:“不怕敌人烧我的房子、杀我的头,我要坚持斗争到底。”在他的领导和鼓舞下,袁港区的抗日局面不断好转,斗争逐步由地下转入半公开,民兵基干队在他的带领下经常袭击日伪军,铲除地方恶霸,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。
敌人对陆文山领导的武装斗争恨之入骨,到处悬赏缉拿他。1944年2月11日夜里,由于叛徒出卖,日伪军在金乐油榨坊东南包围了他的住处。险境中陆文山顽强抵抗,身上多处负伤,鲜血染红了全身,却终因弹尽,寡不敌众落入敌手。
被捕后,每次审讯陆文山总要遭到严刑拷打,全身被剪刀和刺刀划了数十道口子,但他总是忍着伤痛咬紧秘密大骂日寇。连续10天的审讯和拷打,敌人一无所获。日寇宪兵头目不相信会有共产党人的意志如此坚定,决定亲自审讯。
2月21日,陆文山被押上“法堂”。宪兵头目还未开口审问,陆文山就猛力甩开看押他的两名日本兵,犹如一道闪电扑向对方,一口狠狠地咬住了他的耳朵,一块耳朵被鲜血淋淋地咬了下来,疼得宪兵头目乱跳乱叫,连喊:“枪毙他!立即执行!”在押赴刑场的途中,陆文山慷慨激昂,痛斥敌人暴行,高唱《国际歌》,高呼“中国共产党万岁”。当走到金沙虹桥时,陆文山带着伤痕累累的躯体,猛地转身,撞向身旁押解的两个敌人,与敌人一起跌落河中。被拖上岸后,恼羞成怒的敌人用乱刀戳死了他,还用硝镪水销毁了他的遗体。
如今,几十年过去了,祖国变得繁荣富强,人民已经安居乐业。这样的青山绿水,这样的和谐社会,对于无数抛头颅、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而言,就是最好的慰藉。
(感谢通州区新四军研究分会、区委党史办、区关工委提供资料)